九江科技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2012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要点

文章来源:九江科技网    发布时间:2013-07-16 15:19:00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的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服务发展大局,科技入园、科技促进沿江开发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为促进九江赶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市前阶段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被评为全省五个综合先进单位之一;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900余件,在全省设区市中名列第三位。我市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获全国先进单位,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为近年来增量最多的年份。

  一、2012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年来,为落实上级部署和科技工作目标任务,我们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一是认真组织落实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八个一”学习贯彻活动,目前全局上下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二是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我们先后组织科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收听收看大会实况,召开专题学习会议,部署贯彻意见。三是积极开展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调查研究活动。局领导带领科室干部共下企业调研达30余次,共撰写调研报告8篇。四是围绕贯彻大会精神,研究落实协同创新政策措施。根据中央六号文件和省委十二号文件精神,结合九江科技工作实际,有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赶超发展的《决定》(草稿),报市政府审议。

  (二)大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一是大力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我市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65%75.06%。二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旭阳雷迪、同方电子等5家企业通过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认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企业达到12家。江西制氧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使我市高企达到30家;三是6354所“惯性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我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家;四是积极培育产业基地升级,协助共青城市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协助武宁县培育国家级节能灯特色产业基地。星火有机硅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今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地,受到省政府的表彰。五是新增一个省级优势技术创新团队,即“食(药)用菌生物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团队”被认定为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使我市省级创新团队达到4家;六是新增一名省级技术带头人,即仙客来公司潘新华。同时新认定了5家市级科技研发平台,6家市级科技创新团队。湖口县、永修县等地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成效明显,基地、平台、高企等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积极开展了科技助推沿江开发行动。一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号召,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沿江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从扶持发展沿江产业、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平台等方面,制定出了24条支持和激励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二是今年市级财政科技拨款70%资金,用于支持沿江产业园内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等科技创新活动。据统计,今年我市被立项为省级重点新产品的项目37个,这37个新产品均为沿江企业所开发。三是围绕制约我市沿江产业的有色金属、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难题,磷选出7个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显示度大、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四是组建了九江市科技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确定了中船6354所李星等20名同志为第一批决策咨询专家。五是在省科技厅的帮助下,10月份与湖北省科技厅、黄冈市科技局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双方就九江——小池沿江开放开发科技合作达成意向。

  (四)着力开展了科技入园活动。一是落实了科技培训入园。在园区开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企认定申报工作”、“高企财务专项审计工作”等培训班11期。二是推进了科技政策入园。组织完善了“科技政策选编”,赠送发放园区企业1000余份,张贴科技入园画报1500余份,通过向企业进行巡回宣讲、散发科技资料、现场解答咨询等渠道,使科技政策真正覆盖园区所有企业。三是重点开展了服务科技项目入园。市生产力中心和德安县、武宁县、湖口县、庐山区等生产力促进中心,以科技入园服务为抓手,为园区企业开展零距离“一站式”服务。据统计,今年共为园区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150余项,获批87项,争取科技项目资金达1000余万元。今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完成市级科技查新215项,代办省级科技查新76项,为中小企业免费咨询查新100多项次。

  (五)深入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活动。一是积极开展技术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庐山区、九江县、九江开发区、共青城市等地科技管理部门与市科技局联动,促成了九整与华中科大、长江玻纤与南京玻纤院、中铁九桥与武汉理工、博莱与江西农大等一批骨干企业与国内知名院校所开展校企合作。据统计,今年我市共有 72 家企业与院校所开展对接,共对接110个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6项。二是组织了98名九江学院、南昌大学、江西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我市98家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方面的科技服务活动,院校所科技人员与我市企业协议开展合作研发项目98项。三是组织协调18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到我市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我市企业科技人员联合开展了18项技术难题攻关。同时,我市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获突出贡献奖表彰。四是今年通过新产品和科技成果鉴定项目54项,其中国内领先23项,国内先进7项。

  (六)切实加强了知识产权工作。一是加大了知识产权的领导和宣传培训力度。今年,湖口县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通过“4.26”宣传日,深入各县(市)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义务宣传咨询活动,向园区企业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接受业务咨询300多人次,举办培训班十多期,受训人员1200多人。二是开展了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江西朝阳机械厂和旭阳雷迪高科技公司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彻试点单位;星火有机硅厂完成 “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并通过验收。湖口县被列为全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三是开展了九江市第三届优秀专利发明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周根生等十名优秀专利发明人。四是实施了专利资助。今年重点资助本市专利申请120余项、扶持专利实施和产业化、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平台建设等项目十多项。五是开展了专利行政执法。组织开展了“雷雨”、“天网”专利执法行动,同时,还积极开展了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工业园”的“四进”活动。六是专利实现新的增长。据统计,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专利申请量达900余件,授权570件。

  (七)持续开展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一是围绕贯彻中央、省和市三级关于农村工作1号文件精神,立足推进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36号在永修县易家河村举行了2012处科技部、江西省科技厅送科技下乡仪式,开展了中央1号文件宣讲活动。开展了农村星火科技培训,都昌县、瑞昌市、星子县等地培训农民11.47万人次以上,超出年初制定的10万人次的培训目标任务。二是实施了重大农业科技专项。重点指导湖口县实施鄱阳湖大闸蟹苗种培育及生态高效标准养殖科技富民强县专项、九江县实施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 “早熟梨”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及加工项目,今年,修水县实施富民强县专项的经验在全省现场会上进行交流和推广。三是扩大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开展了科技示范乡、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和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今年新建2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3个省级鄱阳湖生态经济示范基地,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个。培育和建设4个科技示范乡(镇)22个、22个示范村,8个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8个农业科技园。推动了农村适用技术应用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四是深化了科技特派员行动。联合农业、林业、人社、共青团等8部门深入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今年来,全市共选派89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实施科技开发项目54项,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12项,创建了经济利益共同体7个,形成龙头企业27家。庐山区还组建起了花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科技特派员行动推上一个新台阶。

  (八)进一步创新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手段。一是加强科技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共同对我市仙客来公司等11家企业承担的2011年度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确保科技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强化了对科技项目的监理验收,对我市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等13家企业承担的09年度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项目进行监理验收,同时对未按合同要求执行的项目,要求承担单位提交项目执行报告,并报省科技厅,督促项目如期完成合同要求,确保执行国家级项目善始善终。三是邀请市纪工委参与了全市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89个拟安排项目的汇报,杜绝了空项目、假项目和人情项目的发生。同时,结合九江实际,编制了九江科技支撑申报书、星火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申报书以及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等,并挂在九江科技网上,方便企业、事业单位申报各类科技计划,提高了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四是争资争项工作有新成效。2012年共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13 7项,获经费支持2304万元(国家级项目18 项,经费 890万元;省级项目121项,经费1414万元)。尤其是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和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专项,今年均取得了新的突破,11个项目补批准为2012年获得770万元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无偿项目资金支持,立项项目数和资金总额都较往年有大的增加。武宁县的九江昂泰胶囊有限公司“利用全自动生产线技术实现药用空心胶囊的产业化”项目还是我市第一个被上级立项的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填补了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的一项空白。修水、彭泽县争资争项工作实现翻番,成效突出。

  (九)大力开展了“干部作风整治”建设活动。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首先做到动员教育先行,召开干部作风整治动员大会和转段动员大会,统一思想,确保了全局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参与整治活动的热情。其次突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问题整改,开展了“三问三抓,三促三提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提高干部“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指导”三项能力建设当作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通过提高干部工作能力来转变工作作风。第三建立和完善了“四项”改进干部作风长效机制,即干部工作作风“自评、互评、测评”三评机制,干部一线调研、指导、帮扶“四百”服务群众机制,干部立说立行的“六办”机制,干部“三个一”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和维护了干部作风整治所取得的成果。第四作风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及时把作风整治所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干部努力工作的动力,坚持让干部在工作中改进,在改进中工作,提高了全体干部服务水平,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按时保质完成了全市117家民营科技企业和210家科普工作的统计工作,组织8个项目申报省科技进步奖,有3项入围。完成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1.63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引进两个项目到位资金1.3亿元,较上年增加4000万元。今年,局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新农村建设点帮扶工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人才工作、国防科技动员、“六·五”普法、科技宣传等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2012年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突出。高新技术企业少,拥有自主专利的企业少,企业承担省和国家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少,获得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项目少。

  2、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市及县(市、区)两级财政科技投入离省委、省政府要求差距较大,财税引导作用不明显,企业和社会研发投入少,全省科技进步监测排名中下游。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少,国家高新开发区和研发平台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3、队伍建设还须引起重视。在当前形势下,科技工作涉及领域更宽,工作任务更重,工作标准更高,我市科技行政管理队伍人员数量和结构、知识层次等,与科技创新支撑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科技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运转困难,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市与县对项目承担单位的服务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2013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主要任务,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赶超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统筹推进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科技创新,工作重点突出“五个加快”,保障措施落实“五个着力”,实现“八个目标”,为促进九江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增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0%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 5 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0家。

  3、新增省重点新产品10项,科技成果登记项目20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5 项。

  4、新增产学研合作实施项目30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家。

  5、创建省级以上科技园5家、特色产业基地2家。

  6、新建市级以上协同创新技术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10家。

  7、组织实施10个以上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8、专利申请突破1000件,其中专利授权超过600件。

  (三)工作重点

  1、加快发展高端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非金属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企业牵头实施重点项目机制,组织实施10个以上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重点高新技术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积极开展“百企升级”行动,重点培育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或省级创新型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园区,发展省级民营科技园。

  2、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导我市十大优势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一批协同技术创新中心,提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水平。引导有机硅、玻纤、节能电器、光伏等产业的企业,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继续引导企业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并重点培育、发展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极培育恒盛科技孵化器建设为国家级孵化器,并积极探索发展新的科技孵化器。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3、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并完善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库和高校院所的优势学科信息库,深入开展科技、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智力资源为我市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项目的摸底排查和申报服务工作,用好用足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政策。鼓励和引导我市高校、科研所科技人员兼职依法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合作,开发新产品、新项目,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4、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认真大力推进县(市、区)建立起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从宣传、教育和培训入手,指导、帮助和支持企业提高专利工作水平,交流和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继续开展专利申请资助活动,鼓励专利产业化实施运用。通过建立定期走访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充分挖掘专利申请,特别是重点挖掘发明专利的申请,进一步优化专利结构,提高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促进全市专利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5、加快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提升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围绕我市发展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非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依托沿江开放开发四大板块,依托企业协同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积极支持企业与院校所实行订单培养、“定苗助长”等方式,继续培养一批学科和技术带头人,组建一批省、市级优势技术创新团队。

  四、保障措施

    1、着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各级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质,强化“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的理念,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协同组织领导。强化科技宏观管理与服务能力,建立考核督查机制,建立年度科技工作任务责任分工、目标考核、进展调度、交流协调等工作制度,协同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大科技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省制定的各项科技政策、企业科技创新先进经验、科技创新带头人典型事迹和重大科技活动,营造科技协同创新文化氛围,提高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

  2、着力落实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积极争取市本级和县(市、区)两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协同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组织实施好协同创新计划,与财政部门协商制定出支持和鼓励科技协同创新的具体办法,在平台、项目、团队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及高新产业技术攻关等方面,引导大力开展科技协同创新。认真落实好科技创新服务沿江开发的各项激励措施。协助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落实技术贸易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体办法等。

  3、着力推进科技创新 “六个一”工程。认真总结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以来的经验,站在更高层次上规划好新的奋斗目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实施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4、着力推进科技入园。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入园内容,在科技政策、信息咨询、项目申报、专利代理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优质“一站式”服务。面向进驻园区机构人员及园区企业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面向园区企业征集科技需求,帮助企业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招商活动,引进一批科技项目入园,提升园区产业的规模与水平。

  5、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强化理论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四百(联百校、进百企、下百村、成百事)”活动,不断提升科技干部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指导三项能力。着力完善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扩大企业科技联络员的覆盖面,加强统筹协调,合理配置社会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政行为,筑牢全体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全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严格依法实行职责公开、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提高科技行政机关工作透明度,着力打造“阳光科技”。认真做好科技统计、科技宣传、国防科技动员、机关党建、社会管理与综合治理、信访与维稳、公共机构节能、计划生育、老干部和工会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巩固提高干部作风整治活动成效,提高科技服务效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